太上感應篇:受辱不怨。
太上感應篇:受辱不怨。
【原文】受辱不怨。
【解釋】受到侮辱也不怨恨。
【分析】侮辱到來時,應當捫心自問,如果是因自己而起,就應該接受侮辱;如果錯在別人,侮辱本就不應該有,侮辱到自己,也等于沒有受到侮辱,不但不應當怨恨,實在沒有怨恨的理由。自古以來,凡是具有大智大勇的人,必能忍受小恥小忿,有這種氣度,才能任大事成大功,這豈是心胸狹窄、見識淺薄者所能了解的。
【故事】江陰有一個夏姓富翁,當他正與客人下棋之時,忽然有一個人大吼大叫跑過來說:‘我只是欠你利錢二兩銀子,為何你每天都命令家人來逼我。’夏翁還來不及回答,這個人就破口大罵,并推翻桌子,攪毀棋局。夏翁笑著說:‘你想免除利錢嗎?’就拿起筆寫了免付利錢的字據給他,那人急忙道謝離去。客人非常贊嘆他的盛德。夏翁說:‘忍為眾妙之門!大凡處世待人接物,如果有人以橫逆加在我身上,就像是走在荊棘中,只能慢慢地走,緩緩地解除荊棘,那些荊棘又有什么值得發怒的;又像是虛舟撞我、飄瓦打我,我若能不動心,那這個怨氣便能解開。況且這個人面貌兇狠、言語激烈,必定是有備而來,恐怕會把他激成意外事故,所以寬免他。’到了晚上有人來報,說這個人死在廁所。細問原因,方知這個人因被債務逼得沒有辦法,才事先服毒前來,想要藉機詐財;因為感謝夏先生的寬免,不忍心詐害,所以急著回家找糞青解毒,但藥性突然發作,已經來不及解毒了。夏翁聽后對天拜謝,人人對夏翁都感到敬服。夏翁若非平日修養有素,消除了心中的火氣,在關鍵時刻怎能把持得住。忍辱固然是修身的重點,然而其次的守富要訣,也是在于學會吃虧而已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jxcxjspx.com/post/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