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上感應篇:慈心于物。
發布者:admin 閱讀量:3473 時間:2018-07-01
太上感應篇:慈心于物。
【原文】慈心于物。
【解釋】要將慈悲心擴及萬物。
【分析】慈是萬善的根本,也就是仁心。慈有兩種意義:一是救濟貧窮,拔除痛苦;二是戒除殺生,釋放生靈。《大藏經》說:‘人若不殺生,愛護動物生命,放生施食,會得到長壽果報。’現在一般孩子玩耍嬉戲,凡是蠅蝶蟲蟻鳥雀之類,都應該切實禁止,不要去傷害。這不止傷害到生靈,而且讓孩子心中的殺機熾盛,長大后就不懂得仁恕之道。至于奴仆澆潑熱水,以及燒柴、掃地時,水蛭螞蟻之類經常被傷害到,也是應該戒除的。凡是見到一切眾生投身死地時,例如飛蛾撲火、蟲子墮網、鳥雀被傷、螻蟻被踐踏、魚蝦細鱗之類被網捉等,都應該方便救護,保全它們的性命,這些都是福大壽長的人所常做的善事。
【故事】明朝的沈萬三,看見有人提著幾百只青蛙準備宰殺,他就全部買下來放進池塘里。有一天他經過池塘旁邊,看見一群青蛙圍繞著一個瓦盆,沈萬三就將它帶回家當作盥洗用具。有一次偶然在洗手時,將一只戒指掉在里面,隔天早上發覺之后要去拿取,竟然發現滿盆子都是戒指。沈萬三非常驚異,就用金銀來作試驗,也現出了滿盆的金銀,才知道原來這是聚寶盆,從此以后富可敵國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jxcxjspx.com/post/2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