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上感應篇: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。依人所犯輕重。以奪人算。
太上感應篇: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。依人所犯輕重。以奪人算。
【原文】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。依人所犯輕重。以奪人算。
【解釋】所以天地有主管人間過惡的神明,依照人們所犯的輕重,來削減他們的壽命。
【分析】天有三官五帝、百神諸司;地有五岳山神、四水之神及城隍爺、土地神;又有舉意司,專門主管人們起心動念的善惡,這些都是司過之神。天心是仁慈博愛的,希望世人在獨知之處能夠生起行善去惡之念,因此才會有司過之神在暗中檢察人們的過失,衡量輕重以作為減除壽命的依據。所以說:‘人間的私語,上天聽起來像響雷;暗室中所做的虧心事,在神明眼中就像閃電一樣明亮。’《詩經》提到:上帝一直都對著你,天天在鑒察著。有如十目所視、十手所指,諸神就在面前仔細傾聽著。明白這個道理,那么在我們心中獨知處,自然有鬼神監視,比公開宣布眾多罪狀時更嚴格,這就是須達到天人合一的道理。《華嚴經》說:人出生后就有兩位天人跟隨,一位叫同生,一位叫同名。這兩位天人經常見到人,人卻看不到天人。這兩位就是主管善惡的二部童子,人們每天廿四小時之中,凡是起心動念、言談舉止、待人接物,要常想到祂們跟隨在身邊,不可以讓惡念持續不斷。若是偶然生起了惡念,也要立刻警覺,予以滅除。所以克己必須先從較難克制之處開始,一直窮究到念頭的生滅處;如果能夠這樣子去用功,那么我們的業障瞬間就能清凈湛然,如同虛空一般。能夠這樣,那么吉兇禍福、壽命長短的與奪之權,就可以操在我們自己的手中,天地鬼神都奈何不了你,更何況是司過之神的奪算呢!
【故事】宋朝光孝安禪師,在禪定中看見兩位僧人在談話,起初有天神在旁護持,傾聽很久以后就散去了;不久,竟有惡鬼唾罵他們,而且掃除他們的足跡。這是因為兩位僧人最初是在談論佛法,接著卻談論俗事,最后竟論起財利供養。談論世間俗事,尚且被鬼神討厭、責怪,更何況今人的身口意三業,有還不止如此的呢!他們受到鬼神的責備,又會是怎樣呢?想起來真是令人畏懼!
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jxcxjspx.com/post/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