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上感應篇:貶正排賢。
發布者:admin 閱讀量:3417 時間:2018-07-06
太上感應篇:貶正排賢。
【原文】貶正排賢。
【解釋】貶抑正直的人,排擠賢能的人。
【分析】正人君子、賢良之士,都是國家的棟梁,本來就應該予以重用,朝廷中才會有人才,使國內外知道畏懼而不敢侵犯。如果忌諱他與自己不同道,就多方予以排擠,這種障礙賢良、禍害國家的罪過太大了。須知,世有伯樂,才有千里馬;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。人才的遭遇,道理也是一樣。假使在位掌權者都像伯樂一樣,懂得發掘人才而善用之,那么有道德、心量大的人,就可以讓他當宰相;識大體的人,便可用他作諫官;有謀略的人,便可付與兵權;操守廉潔的人,便可以讓他掌管錢糧;愛護人民的人,便可以作郡守或縣令。如此,政府中的大小官職,都能由適當的人才擔任,那么國家一定會興旺。
【故事】唐朝的盧杞很討厭顏真卿,一直想要排擠他。恰巧當時李希烈叛變,盧杞就向皇上啟奏:‘只要派出溫文爾雅的重臣,向李希烈說明利害關系,就可以不必動用軍隊而使他臣服。顏真卿是三朝重臣,忠心正直、剛毅果決,享譽國內,受大家信服,他是最恰當的人選?!噬弦虼送饬怂慕ㄗh,下詔派遣顏真卿去安撫李希烈。后來李希烈要留顏真卿當宰相,顏真卿不從而被殺害。歷史上德宗逃至奉天避難的‘奉天之變’,實在就是盧杞所造成的。后來李懷光彈奏盧杞殘害忠良、狡滑奸詐、誤國殃民。盧杞因而被貶,流放到新州而死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jxcxjspx.com/post/6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