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上感應(yīng)篇?:不彰人短。不炫己長。
發(fā)布者:admin 閱讀量:3666 時間:2018-07-02
太上感應(yīng)篇:不彰人短。不炫己長。
【原文】不彰人短。不炫己長。
【解釋】不要彰揚別人的短處,不要炫耀自己的長處。
【分析】別人有了缺點,就像是聽到自己父母的名字,耳朵可以聽,嘴巴卻不能講。然而嘴巴本來就不可以說人家得短處,而耳朵也不愿意聽聞,那就更好了。大概說來,誰沒有缺點,如果張揚就不免傳播開來,會降低他人聲望,更會使他操守墮落,這種罪過應(yīng)該歸誰呢?如果不是肆無忌憚的小人,就絕對不會去做的。自己若有長處,應(yīng)該像擅于經(jīng)營的商人,能夠深藏不露最好;如果露了出來,那就會有危險。人的一生必定都有他的長處,重要的在于須韜光養(yǎng)晦、涵養(yǎng)德性、日新又新,然后才能成就德行。
【故事】唐朝永淳年間,盧照鄰、駱賓王、王勃、楊炯四個人,都因為工于文章而享有盛名,人們都希望他們將來都很顯貴。當(dāng)時裴行儉看見以后說:‘讀書人想要有遠(yuǎn)大的成就,首先要看他的器度和才識,而后才是文學(xué)或藝能。王勃等人文章雖好,卻是浮躁淺薄,沒有深厚的涵養(yǎng),這哪是享有爵祿的才器。楊炯的個性稍微沉靜,如果能夠善終就算是幸運了。’后來果然如他所說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jxcxjspx.com/post/33.html